心如菩提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0|回复: 0

《管住六根六尘》(一)(2021年5月16日) — 2021年师父每日fo言fo语

[复制链接]

7万

主题

0

回帖

23万

积分

积分
234535
发表于 2024-11-24 15:42:0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 

2021年师父每日佛言佛语
(2021年5月16日)
《管住六根六尘》(一)

2021-05-16 博客


《管住六根六尘》(一)

我们学佛人每个人都想“有求必应”,但是有求必应的前提是“心诚则灵”。
你的愿力越大,你的信心就越大;信心越大,心念就越诚;当然,佛给你的加持力就更大,然后你的法喜和法乐都会很明显,它会超越人间任何的享乐和喜悦。

菩萨保佑天天盼,
佛光每天将你伴。
一生无求人称赞,
无忧无虑无隐患。
人间闲事我不管,
超脱红尘出欲圈。

因为学佛后的信心,那是一种循环增上的信心与愿行。想要拥有这种愿行,要靠消业还债,培植福德,启发智慧。
“愿行”能够让你在心中拥有永恒的坚定信念。如果你能将这些自身的坚强力、对佛的信心和愿行,传递给更多有缘人,同时去帮助众生脱离痛苦,自身也会获得佛果的成就。

现代婚姻的失败就是夫妻相互不了解。同样你想度一个人,如果你不了解他的情况,你根本度不了他。
佛陀当年也是“因缘施教”“循缘救度”。

交上好友保条命,
交上恶友害条命。
自古交友需谨慎,
同修共修信心增。

每一个人的一生都会吃自己很多的苦头。因为概念的不同、对事物理解的不同,会造成对事物理解的偏差,从而犯下各种错误,所以想要不犯错误,就必须首先去除思维上的偏差。佛法界讲要去除我相,不执著空,不执著有,用中庸的思维去看待一切。

学佛人要明白,首先要学会自我解脱。因为你个人没有解脱,就等于没有修大乘佛法的基础和起点。每一个人的觉悟,那都是必须的。都摄六根,自净其意,那是基础。自利自度,先完成个人的放下和解脱,这是大乘佛法讲“不为自身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”的基础。

为人不做亏心事,
半夜敲门心不惊。
助人为乐行善事,
疫情来时心不惊。

自我不能得到解脱,虽可度人,但稍不留神,连自己都会再一次陷入轮回之中。
就犹如你自己不会游泳,你到大海里去救人,当你还没把人家救到,可能你自己已经被淹没了,非但救不了别人,连自身都难保。所以修心首先要管住六根,然后进一步管住自己的六尘。

红尘繁华惹眼花,
香槟美酒犯桃花。
一觉醒来在医院,
不知应该把谁怨。

一个人成佛,首先身处红尘,心要如如不动;而我们人却经常,甚至随时随地,被环境牵着走。喜怒哀乐,变化无常,完全被六根六尘所控制,被自己这个“假我”所控制。因为六根和六尘已经把你的心紧紧地扭在一起,你会陷入深深的五浊恶世之中而出离不得。
今天就写到这里,明天继续跟大家讲。

自度度他找佛性,
都摄六根解脱行。
六度万行菩提路,
但愿众生得离苦。




快速索引

白話fó法開示精选

白話fó法书籍1-12册

白話fó法广播讲座1-91集

白話fó法视频開示1-116集

白話fó法广播讲座2008-2020年

历年fǎ會開示+提问+看tú腾+分享

入門手册+指南+经文教念+f.ó学问答等

博客速递:网友反馈+分享感言+解答来信

节目录音和文字:玄艺问答+综述+直话直说

f.ó 法书籍  一键畅听  精彩分类

精彩開示+故事+笑话等视频


(*温馨提示:点标题可快速打开。









上一篇:《正受三昧》(2021年5月14日) — 2021年师父每日fo言fo语
下一篇:《远离六根六尘》(2021年5月17日) — 2021年师父每日fo言fo语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心如菩提

GMT+8, 2025-5-5 17:53 , Processed in 0.070170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